蔷薇

“无力蔷薇卧晓枝”,自是写蔷薇的名句。出自宋秦观的《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夜雨过后花朵的姿态写得生动,一片明媚之中,又有幽情愁绪隐隐漂浮。

诗固然好,但我不是很喜欢,因为把蔷薇写得太忧郁纤弱了。蔷薇之美,美在了无心机,乐天随和,美在既不娇矜,也不势利。不必雕栏玉砌,不必幽园深院,即使乡间道旁、竹篱茅舍,她照样生机勃勃,随处盛放,笑靥照亮一切。

唐陆龟蒙《蔷薇》正写的是这个好处:“倚墙当户自横陈,致得贫家似不贫。外布芳菲虽笑日,中含芒刺欲伤人。清香往往生遥吹,狂蔓看看及四邻。遇有客来堪玩处,一端晴绮照烟新。”

宋刘克庄也领了蔷薇众生平等、惜老怜贫的这份情:“浥露含风匝树开,呼童净扫架边苔。湘红染就高张起,蜀锦机成乍剪来。公子但贪桃夹道,贵人自爱药翻阶。宁知野老茅茨下,亦有繁英送一杯。”(《蔷薇花》)

虽则不势利,但也不软弱可欺,而是自有锋芒,个性十足:“月桂金沙各斗春,蔷薇红透更精神。虽然面似佳人笑,满体锋铓解刺人。”(宋方回《红蔷薇花》)

方回颇爱蔷薇花,所以他还留意到了黄蔷薇:“春工借露染莺裳,欲学东篱一样黄。输与菊花在何处,止禁晴暖不禁霜。”(《黄蔷薇花》)

不论是红蔷薇还是黄蔷薇,显然都是人工栽种的、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蔷薇。而世上,还有一种野蔷薇:李白《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我来南山阳,事事不异昔。却寻溪中水,还望岩下石。蔷薇缘东窗,女萝绕北壁。别来能几日,草木长数尺。且复命酒樽,独酌陶永夕。”这生长在终南山中,无人照料,和女萝杂草相攀援的,当然是野蔷薇了。

“城外园林初夏天,就中野趣在西偏。蔷薇乱发多临水,鸂鶒双游不避船。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白家唯有杯觞兴,欲把头盘打少年。”这是刘禹锡《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这里的蔷薇充满野趣、自由生长(“乱发”),也可能是野蔷薇。这些蔷薇生长山间或郊外,带着山野气息,和庭园中小女儿态的蔷薇不同,有一种顽强而自由的气质。因此,在一些诗中,它又常常是孤寂绽放的花,隐者的花。

“霄汉风尘俱是系,蔷薇花委故山深。怜君独向涧中立,一把红芳三处心。”(白居易《和王十八蔷薇涧花时有怀萧侍御》)白居易的这首诗中的蔷薇已经沾染了山间幽居的气息。

其他诗人似也有相近的感觉:“低头久立向蔷薇,爱似零陵香惹衣。何事碧溪孙处士,百劳东去燕西飞。”(薛涛《春郊游眺寄孙处士二首》之一)“高下不惊红翡翠,浅深还碍白蔷薇。船头系个松根上,欲待逢仙不拟归。”(皮日休《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

而最超然物外、风神俊朗的是李白的《忆东山》:“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东山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隐居之地。淝水之战,大兵压境,谢安镇定自若,决战时他还若无其事地和客人下棋,战报来了只瞥了一眼仍不动声色,客人忍不住问起,他才淡淡地说:“小儿辈大破敌(子侄们打败敌人了)。”这位“江左风流第一”的传奇人物,曾长期隐居东山,势成“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之后,方“东山再起”。而据施宿《会稽志》载:东山位于浙江上虞县西南,山旁有蔷薇洞,相传是谢安游宴的地方;山上有白云、明月二堂,为谢安所建。所以,诗中的蔷薇、白云、明月,既状东山之景,又化用了典故。在李白看来,东山之隐,标志着最高的人生理想。在山时咏啸山林、任情自适,心怀天下;而当身居朝廷的时候,又不眷恋权势荣华,建功立业后随时可以归隐。这样不论进退皆潇洒自若的襟怀,由李白写来更添美感,实在令人赞叹。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蔷薇呢?曾以为是因为她的盛放代表春之浓时,“蔷薇花尽熏风起,绿叶空随满架藤(晚唐徐夤句)”--蔷薇开过,一春花事都尽。如今再思,似乎又不仅如此。不论身处何境,不论有无惜花人照料、遇不遇知音赏识,蔷薇都淡然自若,恣意盛放。至少对自己,她是不辜负的。天真烂漫,却自有一段林下风流,自然令人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