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

茼蒿生育期短,适宜密植,但是密植也要有度。

在安丘市金冢子镇芦洼村很多菜农的茼蒿亩产仅在4000斤左右,而王德利的茼蒿亩产量却高达6000斤以上,其关键就是种植密度的差异所致。

据了解,该村种植茼蒿都是采用撒播的,很多菜农认为增加种植的株数,就能增加产量,于是间苗时火柴盒大小的面积(约20平方厘米)留5棵健壮苗。但是,这样的密度容易使茼蒿生长中期田间郁闭,透气性不好,茎秆细弱,也易出现倒伏,并且因株距相隔很小,只要一个地方出现倒伏,就容易引起大面积的倒伏。因而,这样的留苗密度,不仅不能增加产量,反而降低了产量,且很多植株达不到收购标准要求,降低了效益。

而王德利间苗时,同样大小的地方仅留3-4棵。增加了株距,通风透光性增强,充分发挥了单株高产的潜力,这样的植株生长粗壮,也抗倒伏。王德利说:“茼蒿在密植的前提下,只有增加单株的产量,才能提高整体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