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鱼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经济鱼类。是鲤科一种,亚洲的原住民,在我国各地,还有“草生子”“混姑郎”“肉柱鱼”“柳条鱼”“食蚊鱼”等俗名。常常被用来喂食其他的观赏鱼,如龙鱼等。麦穗鱼之名,既是指它的体形大小如麦穗(一般不超过10厘米),也是指它随处可见,凡有麦生长之处必有此鱼。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麦穗鱼的品种挑选,麦穗鱼的养殖技术,五招避免麦穗鱼闹窝。          麦穗鱼的品种挑选

  部分地区养殖麦穗鱼作为经济鱼类,挑选麦穗鱼可根据参照国外的分级标准。一般体色较深,花斑仅1-2个,身体较长者只能列为C级(三级);以身体中间为界,后部花斑排列不超过中间,但体表较为光亮,鳞片上

有一些闪光星点分布者可列为B级(二级);花斑排列延伸过中间接近头部,鳃后靠下体表呈红趋势,体表闪光星点分布广泛,斑纹清晰者应列为A级(一级);有更奇特的特征,如文字斑、奇特花色、星点特色、艳丽特色等,均有列为特级的资格。

  麦穗鱼的食用价值

  随着民众消费多样化,油炸麦穗鱼作为—道美睐开始走上餐桌,同时随着家养水生宠物的逐渐兴起,麦穗鱼作为优质饵料鱼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售价逐渐攀高。麦穗鱼的做法其实及其简单。成本低廉,操作也并不复杂,而口感鲜美,也不失为节日菜谱。尤其是换季了,家中的男女老少来份麦穗鱼,营养又易美味。麦穗鱼有很多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才能做出来好吃的麦穗鱼。麦穗鱼的最好做法是能做到不油不腻,这样的麦穗鱼吃起来才会香。

   麦穗鱼的养殖技术

    麦穗鱼分布极广,几乎所有的淡水水域都会有它的踪迹。但具体来说,静水的水域和水的透明度不高的水域中麦穗鱼较多,而水流较急又深的水域会很少有麦穗鱼。水草较多的池塘中麦穗鱼更多,因为它大量地吞食附着于水草的各种鱼卵。

  麦穗鱼在我国东部地区为土著物种,由于其吃蚊子幼虫等特性,许多国家引进其来灭蚊,但由于缺乏天敌,有成为外来入侵物种的隐患,在云贵高原地区成为外来入侵物种,是滇池等湖泊土著物种灭绝的元凶之一。

  1、种苗选择

  麦穗鱼鱼苗来源于周边湖泊天然捕获,要求体长大于5毫米,体重大于3克,2龄以上,性腺成熟度好、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无病无伤、无寄生虫,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进行鱼体消毒,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亩。

  2、种苗培育

  选择面积为667~1330平米,水深为1.2~1.5米,底部淤泥小于10厘米的池塘作为培育池,每亩用75~100千克消毒剂化水全池泼洒消毒,7~10天后注水,栽种水草,自制的配合饲料和活饵料配合投喂,每日投喂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投喂的饲料量以鱼2小时内吃完为宜,根据鱼吃食的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进行鱼苗催产时停食一天,定期补水换水,每次换水量为总池水的25~30%,鱼苗培育期间经常检查鱼苗性腺发育情况。

  3、种苗管理

  从3月下旬开始每隔5天冲水1次,每次34小时,以促进性腺发育,当水温达10~15℃检查麦穗鱼鱼苗成熟度。雌雄鱼体形在一般情况下区别不大,但在繁殖季节表现明显的差异,成熟雄鱼体大色深,在吻部,颊部等处出现明显的副性征,即白色的角质“珠星”,手摸有粗糙的感觉,雄鱼可挤得出乳白色的精液。雌性个体较小色浅,体侧常有一黑色纵纹,产卵管稍外突,腹部膨大,有明显的卵巢轮廓,腹部柔软,生殖孔微红。

  4、催产技术

  麦穗鱼养殖产卵池面积为50~60平米,水深为0.6~0.8米,事先每亩用75~100千克消毒剂化水全池泼洒消毒。催产药物为鱼用促排卵素2号,剂量为雌鱼1.52微克/克,雄鱼11.5微克/克,当发现雄鱼开始追逐雌鱼时,即可进行人工授精。

  5、人工授精

  观察发现催产麦穗鱼的效应时间在12小时,注射药物12小时后,将麦穗鱼鱼苗捕出,采用挤腹法采卵,剖腹破碎法采精,半干法授精,然后加入曝气的水,用羽毛轻轻搅拌23分钟,静止25~30秒,吸出多余的精巢组织及其它污物,将受精卵放入孵化池进行流水孵化。

  6、孵化技术

  麦穗鱼养殖孵化池为半径33.5米的圆形水泥池,事先经高锰酸钾消毒,围池底铺一圈纳米微孔管道增氧设备,水深50~60厘米,孵化用水为经100~150目纱绢过滤的生态净化池水。将卵粒移入后流水孵化,温度为20~25℃,池溶氧不低于6毫克/升,每天换水1/2,定期使用药物消毒。

  7、鱼苗放养

  麦穗鱼放养前7~10天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然后施用生物肥培育轮虫,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25厘米。每亩放麦穗鱼夏花8~10万尾,投喂油糠,根据季节、温度和生长情况进行投喂,一般每天1~3次,经过3~5个月的投喂,就可达商品规格,每公斤120~160尾。

  8、饲料投喂

  麦穗鱼为杂食鱼类,主食浮游动物,养殖时可以投喂油糠或者自制配合饲料,饲料配方为国产鱼粉38%、菜粕21%、玉米粉12%、小麦粉29%。坚持“四定四看”原则,正常情况一般每日投喂2次,投喂量为塘内鱼体重的5%左右。

  9、水质管理

  鱼苗前期保持较低水位,一般在50~80厘米即可,这样可以提高池水单位水体的饵料生物密度和池水的积温,有利于下塘鱼苗捕食生长。随着鱼体的长大和水温的上升,不断加深水位,一般每周注水1次,每次20厘米左右。由于大量投饵,池水容易变肥,这时可通过合理注水与施肥来改善水质,必要时采取不间断的循环微流水,一般每5天左右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5,每10~15天施放1次微生物制剂。

  10、病害防治

  坚持“有病治病、无病预防、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培育早期主要发现有剑水蚤和蝌蚪等敌害生物,用每升0.3~0.5毫克晶体敌百虫进行杀灭,并及时捞取水中的蝌蚪。为防止一些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定期用强氯精、二氧化氯和阿维菌素或者溴氰菊酯等杀菌、杀虫药物全池泼洒,严格按《渔用药物使用准则》进行病害防治,不使用违禁药物。

  五招避免麦穗鱼闹窝

  1、滑铅法。刚开始听到这个词觉得很高深的样子,其实也没那么难。就是铅座上加铅皮,似的铅坠直接到底,把铅皮上的太空豆向上推5-8里面左右,这样主线就能在铅皮座中滑动了。这样就会过滤掉一些假的信号。

  2、调浮漂。把浮漂向上推推推,钓5目以上,也就是钓顿也会避免以下琐碎的信号。

  3、诱导法。窝内连续抛竿,饵料散落势必引来小鱼。这时候我们可以在其他地方抛几竿,把小鱼引过去,再回到自己的窝内钓鱼。

  4、换饵料。发腥的饵料是小鱼的最爱,所以要淡香型的饵料。另外也应该由拉饵改为搓饵,饵料也要稍微硬点。

  5、天女散花法。可以在水面上撒一些糠麸皮,或者一些商品饵料的粉末,让这些饵料随风漂流,让下面的小鱼也跟着他们随波逐流吧。

    酸炒干鱼仔的做法 

  做法:

  将干鱼仔(麦穗鱼)清洗,将酸切成小段备用。

  将姜、蒜清洗,切丝备用。

  开大火,将锅烧热,放入适量油,待油七、八成热时放入姜、蒜、酸辣椒。

  将酸和干鱼仔放入锅中爆炒一会。

  放入少许盐,桂林三花酒适量,盖上锅盖红焖几分钟。

  放入鸡精或味精调味,装盘出锅。

  香酥小鱼的做法 

  做法:

  将小河鱼肚子划开挤出内脏冲洗干净,准备好香辣酥。

  接着把料酒、盐、生抽、葱段、蒜片、姜丝倒进装鱼容器中搅拌均匀调味腌制5-10分钟,然后拌入面粉、鸡蛋。

  加入淀粉挂糊,锅内放油烧至8层油温,把鱼一条一条码进锅中炸至金黄色出锅沥油。

  锅底留一些油,把香辣酥、辣椒干入锅煸炒一会再把炸好的鱼入锅翻炒几圈起锅,一道菜完美出锅。

    中秋临近时,天气已经摆脱了酷暑高温,麦穗鱼也长得体肥个壮。秋天是垂钓麦穗鱼的黄金季节,钓上几十条麦穗鱼,做五香小鱼,香酥。麦穗鱼是有一定攻击性的,不适合和比它小太多的鱼混养的,比如孔雀鱼,那是会被麦穗鱼虐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