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六年级的袁梓恒是个爱动脑筋的小男孩,看到自家养的金鱼需要经常换水,鱼还总是莫名其妙地死亡,就琢磨能不能通过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净化水质并增强鱼的抵抗力。于是,在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张亚教师指导下,开始设计EM菌调节水质实验,观察EM菌对金鱼生长影响,验证EM菌净化中水效果。

  别看袁梓恒年龄小,但“工作”起来一丝不苟。他先在四个整理箱中分别注入等量自来水,放置六天去氯后,在底部放入一块海绵方块作为生物基,用于附着EM菌,每个箱中放入两条草金鱼,每天定时加入EM菌,每三天测定一次PH值、溶解氧、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观察水体及金鱼的变化状况。

  他还从龙潭西湖取来四桶中水,水面有明显的绿色漂浮物,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以验证EM菌净化中水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水中加入适量的EM菌确实能够起到调节水体酸碱度、提高水体溶解氧、降解水体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的效果,并可以提高金鱼的活力和抗病力,调节和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通过EM菌处理来维持水体生态平衡,让家庭养鱼实现少换水甚至不换水是完全可能的。”亲自做了一遍科学实验,袁梓恒对自己的实验结论很自信。

  他还发现,增氧装置对于金鱼养殖非常重要,也让他直观感受到了“流水不腐”的道理。袁梓恒告诉记者,听说北京市水务部门为了让城市河湖水质干净起来,采用水泵、增氧装置让水流动起来、循环起来,水就变干净了,也正是这个道理。

  从小就喜欢科学知识,爱看《大百科全书》、《昆虫记》等书籍,刚刚在西城区自然知识竞赛中获得佳绩的袁梓恒,这个六一也闲不住。他要参加为“六一”文艺汇演,因为袁梓恒还是学校金帆乐团的架子鼓手;他还要准备下周在自然博物馆举行的“环球自然日”初赛,他和同伴们将通过神奇的猪笼草来阐释自然界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

  袁梓恒的妈妈笑着说,“小梓恒”是家里最忙碌的一位,不过都是孩子最喜欢的事情,他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