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饲养员发现产程稍长就马上人工助产,导致母猪产后感染,轻者采食量下降,哺乳性能差,重者影响以后的配种产仔。因母猪个体不同,其产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否需要人工助产,可用下面办法:发现母猪强烈努责但无胎儿产出时,可将消毒的手臂伸入产道进行检查,如仔猪已出子宫颈口,可人工助产掏出,如仔猪仍在深处,且母猪比较弱,产仔过程中无力则不需急着掏猪,可注射缩宫素助产。

母猪产房管理的小漏洞

一.产后喂料太快

母猪产后,腹内空虚,消化系统功能未恢复正常,建议3---5天恢复正常采食。此时采食过多,既不利于母猪身体恢复,又容易造成母猪积食,所以母猪产后不需要过快加料。

二.初产母猪没有引起重视

初产母猪相对于经产母猪,体格更小,采食量更低,没有带仔经验,很容易出现咬仔或者拒乳等现象,处理不好会引起仔猪伤亡。对于这样的母猪可以在其分娩结束后在人员陪同下再进行哺乳,如果还不行可以采取注射镇定剂的方法或者给其灌白酒也行。

三.小猪吃无效或奶水不足的乳头

母猪的乳头产奶量不同,有的产奶多,有的产奶少,有时还出现部分奶头无奶的现象。这样,一些体弱的仔猪和新近寄养的仔猪往往不能占有好奶头,长时间下来,就出现营养不良,易患病,最后形成僵猪甚至死亡。

仔猪吃奶不足有以下表现:⑴.长时间拱母猪奶头。⑵.身体瘦弱,腹部塌陷。⑶.在别的仔猪睡觉时,这些仔猪或在箱外转。.⑷.吃奶时,仔猪前后转游。

母猪产房管理的小漏洞

四.两个小猪争一个奶头

一般情况下,每一个仔猪都有一个固定的乳头。但有时也出现两个仔猪共吃一个乳头的情况。有时是因为仔猪数多于有效乳头,有时是因为被寄养的仔猪无法找到合适的乳头,也有时是强壮的仔猪在吃完自家乳头的奶后,去抢吃其它猪的乳头。如果出现两个猪争一个奶头的情况,必然会出现一头仔猪因吃奶不足而变弱,最后成为僵猪。所以,生产中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旦发现后应及时通过寄养等措施,以防弱猪的出现

五.初生时无人护理

规模猪场产仔舍采用产床产仔哺乳,母猪由于限位饲养,缺乏护理仔猪的能力,所以人工护理显得异常重要,特别是在仔猪出生时,擦干猪身上的粘液、断脐、及时放进保温箱以及尽早让仔猪吃上初乳等对仔猪的成活相当重要。另外,接产护理也可以及早发现母猪难产及仔猪假死,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各种不必要的伤亡。

六.小猪生活区温度过高或过低

小猪出生后需要较高温度早已为人们所接受,人们也想出许多办法满足仔猪对温度的需求,如保温箱,电热板,红外线灯,电灯泡等。但在生产中常出现箱内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都不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我们给仔猪提供保温设施,不能单纯看准备了什么,更主要是看仔猪生活是否舒适。

如果仔猪挤在一堆,向较热的地方集中,是受冷的表现;如仔猪在保温箱内远离热源,头冲向透风的箱口或底部,则是过热;而如果仔猪躺在保温箱外睡觉,则要考虑箱内是否过热。只有仔猪均匀侧躺在保温箱或垫板上,呼吸均匀,才是最理想的温度。另外,还从小猪卧姿观察冷热,如爬卧是受冷,侧卧而浑身打抖则是受冷或有病,如侧卧,呼吸均匀是温度适中,如侧卧而呼吸急促则是温度过高。

七.补料只走形式

我在许多养殖户猪场发现,在仔猪生后7--10天,就会有人将仔猪补料槽放上,也就是人们都认识到补料的作用,但实际上大多数仔猪却不吃料,补料只是一个形式,通过分析有以下原因:⑴.母猪奶水充足,仔猪不需过早吃料,没有食欲。(2).料槽过深或放在偏僻地方,小猪很少过去。(3)料槽拉上尿后不及时清理⑷.补料一次放入后,长时间不更换,失去香味。⑸.缺乏人去诱导。

根据以上原因,在给小猪补料时也应灵活掌握,如母乳充足,补料可适当推迟,而让小猪吃料则要讲究方法。(1)可以把料和成糊状摸到仔猪嘴里(2)可以在仔猪吃奶时把糊状的教槽料摸到母猪乳头上(3)可以把料槽放在仔猪最容易接触到的地方,比如母猪料槽旁,利用仔猪的好奇心和好模仿性来达到教槽目的。

八.脏母猪进产房

仔猪出生后,几乎没有抗病能力,病菌很容易侵入并导致仔猪生病,由于母猪上产床前对产床保温箱等都已彻底清理消毒,通过母猪带来疾病是最主要的感染渠道,清洗干净并消毒上床前母猪显得更为重要。夏季可以用消毒药水带猪洗澡,但要掌握住浓度,避免伤害皮肤,清洗后在赶到产仔舍,冬季可用加热器加热到45度左右,再给猪体洗澡,清洗干净后在赶到产房,可有效地降低初生仔猪前期患病几率。

九.产房温度过高

人们已经认识到温度对仔猪成活的重要性,但常常出现产房温度过高的现象,反而不利于仔猪生长发育,原因是产房温度过高会降低母猪采食量,造成泌乳量减少,从而使仔猪营养供应不足,也使仔猪生病和压死的比例加大,所以产房温度过高,不利于仔猪生产。一般情况下,产房温度在18℃~22℃比较合理,高于24℃就会出现母猪采食量减少现象,所以如果仔猪有保温箱及供热设备的话,不能过高提高舍内温度。

十.缺乏必要的母猪护理和保健

母猪产后,身体极度虚弱,抗病能力降低,消化能力减弱,既容易受病原感染而患病,也容易出现便泌、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母猪产后护理和保健是相当重要的。在产后保健方面,最常用的是注射青霉素,链霉素,鱼腥草等制剂,也有推荐在料中加药预防的方式,使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利高44等,都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上述方法在有些猪场仍未使用,或嫌麻烦,或注射次数少,或因看不到明显效果而放弃,这样不利于母猪的健康,也不利于仔猪的发育。在母猪护理上,以下几种方法值得参考:⑴.人工助产后进行药物子宫冲洗,可选用宫炎康等⑵.母猪产后给饮红糖盐水,或电解多维水等以增强体力,促进排便。⑶.饲喂品质高,适口性好的饲料,且有轻泻作用的饲料比如禾丰的金优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