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全身都是宝,鹿茸、鹿角、鹿胎、鹿鞭和鹿的血、心、尾、肉、脑、筋骨、内脏等都可人药,用途十分广泛。下面农村养殖网跟大家讲讲鹿全身的用途与价值供大家参考。

鹿茸的用途与价值

鹿茸是鹿的主要产品,是驰名中外的传统名贵药材。《本草纲目》中记载:“鹿茸能生精补髓,养血益阴,强筋健骨,益气强志,治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痴等症。”现代研究分析表明,鹿茸主要含有雌酮、鹿茸精、蛋白质、磷酸钙、碳酸钙、维生素A等成分,具有壮肾阴、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的功效,对阳疾滑精、宫冷不孕、神疲畏寒、腰脊冷痛、筋骨痰软等有明显疗效。药理实验表明,它能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食欲;能消除心肌疲乏和衰弱,增强心脏收缩力等,鹿茸钙化后成骨样称鹿角。鹿角有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的功能。主治阳0遗精,腰膝酸冷,乳痈肿痛等症。

鹿的用途与价值

鹿角的用途与价值

鹿角指梅花鹿和马鹿已经骨化的老角。性味咸、温。有行血、消肿、益肾的功效,治溃疡肿毒,瘀血作痛,虚劳内伤,腰椎酸痛。

(1)采收 分砍角和蜕角两种。砍角是在当年10月至第二年的2月间,将鹿杀死后连头盖骨砍下,除去残肉,清洗风干。蜕角又称“解角”、“掉角”或“退角”系雄鹿在蜕角期自然掉的骨化角,不带头骨,多在3-4月采收。

(2)药材形态 梅花鹿角呈分枝状,三叉或四叉,长40-50厘米,左右两枝对称;主干稍向后面弯曲,直径2.5-4.5厘米;分枝向两侧伸张,枝端渐细;基部有盘状突起,习惯称“珍珠盘”;表面黄棕色,枝端浅黄白色,无毛,有光泽,具有疣状突起,习称“骨钉”,并有纵棱,质硬,断面周围白色,中间灰色,并有细蜂窝状小孔,无气味,味微咸。以质坚,全体有骨钉、光泽者为佳品。马鹿角形状与梅花鹿角相似,每枝多为3-6叉,全长50-60厘米,直径3-6厘米,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骨钉不显著,基部有珍珠盘,骨质坚硬,断面外围白色层极厚,中央多灰黑色,有的微呈红色,具有粗蜂窝状孔,无特殊气味,味微咸。以粗壮坚实、无枯朽者为佳品。鹿角还可制成鹿角胶,鹿角胶含有胶素、软骨素等,亦有温补肝肾、滋补精血的作用,主治崩漏带血、便血尿血、神经衰弱等症。

鹿的用途与价值

鹿血的用途与价值

能制成鹿血酒或鹿血粉,食用能强身健体。主治心悸失眠、虚弱腰痛、贫血等,特别是茸血酒、粉,疗效尤其明显。

鹿胎的用途与价值

鹿胎含有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和铝、钒、硒、钙、维生素等。有壮阳益肾、补血调经、补虚生精的作用,制成的“鹿胎膏”、“鹿胎粉”、“鹿胎精华素”很受市场欢迎。

鹿的用途与价值

鹿鞭的用途与价值

公鹿的睾丸及阴茎统称为鹿鞭,具有补肾壮阳的奇效。制成的鹿鞭酒,常饮用可治阳痿、肾虚耳鸣、劳伤和宫冷不孕等。

下面介绍一下鹿鞕的食用方法:

(1)医师处方用量6~15g。煮食或浸酒。

(2)鹿肾50g、肉苁蓉60g、粳米适量。先将鹿肾温水泡润除去脂、膜,切薄片;再将肉苁蓉用白酒浸泡1宿,刮去粗皮,切片;粳米加水煮成粥,下鹿肾片、肉苁蓉片,加入葱白、生姜、花椒、食盐调味,食之。用于五劳七伤,阳气衰弱,增气力。

(3)鹿肾1副。熬成膏,与等量阿胶兑入,烊化酌量服之。用于妇人血虚,淋证,带证,腰膝酸软,不孕等。

(4)鹿肾50g、狗肾1副、枸杞子100g、菟丝子100g、杭巴戟100g、白酒2000~4000g。先将二肾切片,其他药用纱布包好,共置入白酒内,每隔5天搅拌1次,密封浸泡1个月后适量服用。用于阳痿。

(5)鹿肾1副、白酒2000g。浸泡7天(隔日搅拌1次)后服,每次一小杯,1日2次。用于肾阳虚之阳痿。

(6)鹿肾1副,豆豉汁、粳米适量。将鹿肾温水泡润除去脂、膜,切薄片与豆豉汁相和,再加水与粳米共煮成粥,空腹食之。用于肾气虚损,耳聋。

(7)鹿肾1副、狗肾1付、枸杞子100g、菟丝子100g、杭巴戟100g。先将鹿肾、狗肾分别研成粉,再与其余药共研为细粉,炼蜜为9g丸,1日2次服用,每次服1丸。用于阳痿。

(8)鹿肾1副、海狗肾1副、驴肾1副、海马1对、蛤蚧1对、 鹿茸20g、枸杞子50g、覆盆子50g、蛇床子50g、淫羊藿50g、补骨脂50g、白酒5000g。将药用纱布袋装好,放入干净的泡酒容器中,倒入白酒,密封不使泄气,每隔半月搅拌1次,放置阴暗处浸泡3个月以上,方可开封取饮。空腹饮用,每次10~20mL,1日2~3次。具有补肾壮阳,填精益髓,兴阳起痿,补虚壮力的功能。主要用于阳痿、早泄、滑精及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倦怠乏力等。

(9)鹿鞭2条、狗肾100g、枸杞子15g、菟丝子30g、杭巴戟 9g、猪肘子800g、肥母鸡800g、绍酒50g、各种调料适量。鹿鞭用温水发透,约10~12小时,中途需换水几次,刮去粗皮杂质,剖开再刮去里面的粗皮、杂质,洗干净切成3cm长的段,狗肾用油砂炒炮,温水浸泡后刷洗干净,漂30分钟,山药切片,菟丝子用纱布包好;鸡肉切成长约3cm、宽1cm左右的条,猪肘刷洗干净;锅内注入清水约1500mL,放入姜、葱、绍酒和鹿鞭段用武火煮15分钟,捞出鹿鞭,原汤不用,此法再反复2次;锅内掺入清水适量,放入猪肘、鸡块、鹿鞭、狗肾,用武火烧开,撇去泡沫,加入绍酒、大葱、花椒,改用文火炖1.5小时,除去姜、葱,将肘子肉取出另作其他用途,再将山药、枸杞子、巴戟、菟丝子、食盐、胡椒粉放入锅内,改用旺火炖至山药烂汤汁浓;捞出山药铺于碗底,上盛猪肘、鸡块,再摆上狗肾、鹿鞭,加入原汤即可食用。具有温肾壮阳、补血益精的作用。用于肾阳不足之阳痿、遗精较明显的患者。

鹿的用途与价值

鹿肉的用途与价值

鹿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品,肉质细嫩鲜美,氨基酸丰富,不仅是人们喜食的上等佳肴,亦有补五脏调血脉的作用,主治产后无乳和虚劳消瘦等。

鹿尾的用途与价值

鹿尾为鹿科动物的尾巴,尤以梅花鹿和马鹿人工饲养宰杀的较多。鹿尾可以入药,有滋补的功效,主治腰痛、阳痿。

(1)采收 将鹿尾由尾椎骨处割下来,用70-80℃的热水浸泡几次,直到能拔下尾毛为止,将尾毛拔掉,再用小刀刮去绒毛和表皮,去掉尾根处的脂肪和尾椎骨,用线缝好尾根皮肤,挂到通风

良好处自然风干。马鹿尾半干时应进行整形,使边缘肥厚,背面凹陷。干好后去掉缝合线,放在干燥处保存。

(2)药材形态 干燥的鹿尾形状粗短,略呈圆柱形,顶端钝圆,基部稍宽,割断面规则;不带毛、较短、外面紫红色至紫黑色,平滑有光泽,常带有少数皱沟;质坚硬,气微腥。以粗壮、黑亮、不带毛为好。梅花鹿尾小,少有收集。

此外,鹿尾有益肾精、暖腰膝的作用;鹿骨有补虚弱、壮筋骨之功;鹿筋能治风湿性关节痛和脚抽筋等;鹿心能治疗心动过速和心血亏损等;鹿皮薄而柔韧,是制作裘皮服饰、手套、皮毛等优质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