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

目前,宜昌是中华鲟唯一自然产卵场。正常产卵时,每条雌鲟的产卵数量可达30万-120万粒,专家统计,每100万粒卵里,只有3粒能够真正长成鱼。

根据监测,自从2012年12月份监测考察就没有发现鱼腹中有卵了,但当年用鱼探仪监测到中华鲟产卵。而到了2013年10月至12月,一无所获。

记者了解到,自然环境里繁殖的“停止”令中华鲟野生种群濒临灭绝,希望只能寄托在放流的这些鱼身上。

记者获悉,科学家追踪中华鲟游动轨迹靠“标记”,一般以植入鱼体体内或体外标志为主。为此,每尾放流中华鲟均进行体内体外“复合标志”,有雷达标志还有骨板标,特别是打在骨板上的电子芯片如同“身份证”。

2014年,相关机构对中华鲟进行了声呐追踪,在18尾中华鲟体内植入了声呐标记,来自最后一个监测站点——江苏江阴的数据显示,最终有2尾中华鲟突出重围,抵达长江口。而今年放流时仍采用“声呐标记”。

沿途的武汉、铜陵、南京、江阴和靖江等9个长江断面都布设了声呐接收器,科学家将以此为基础,将中华鲟奔向大海的洄游路线图绘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