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

中华鲟是典型的海河洄游性鱼类,其生活习性独特。以幼小的鱼虾为食,生长速度较快,一只幼鲟到成鲟,一年大约生长12.5公斤到15公斤。

中华鲟的寿命一般为30年,最大可达50岁以上。中华鲟生理结构十分特殊。它全身无刺,只靠少量硬骨和背部一列、体侧和腹部各两列,共五列漂亮的骨板及软骨脊椎支撑起庞大的身躯。

中华鲟形态威猛,个体硕大,成年鲟可达四米多长,体重近千斤,居世界27种鲟鱼之冠,所以人们称中华鲟为"长江鱼王"。 

中华鲟适宜于盐度在1‰~36‰之间的水环境中生存。每年夏秋,在海洋里生活了9年~18年后,性腺发育接近成熟时,中华鲟便成群结队齐聚长江口,耗时近两年,逆江而行近万公里,开始其浪漫而艰辛的恋爱和婚配旅程。

到了第二年秋天,中华鲟游回到朝思暮想的故乡--水流湍急的金沙江一带产卵繁育后代。第二年,再和幼鲟顺江而下,到东海,黄海的深水中成长。从幼鲟孵出游入大海到成年鲟返回长江繁育后代,最短也需要十年的时间,世世代代,周而复始。

中华鲟游遍天涯也眷恋着母亲河,其坚定不移的方向性和执着的回归性,就像旅居在海外的中华游子一样对祖国母亲始终怀着眷恋之情。1963年,我国著名鱼类学专家伍献文教授深情命其名为"中华鲟",也叫"爱国鱼"。

在溯河洄游繁殖及游向大海过程中,中华鲟粒食不进,全靠消耗自身的营养储备来维系畅游的体力,堪称鱼类中忍饥耐饿的冠军。进入长江口的中华鲟,其鱼卵发育提供营养,以保证其抵达金沙江时完全成熟。这种神奇的能量转换现象至今还是个不解之谜。

正是因为这些谜,让中华鲟成为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对于古生物学、地质学、仿生学等多种学科都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科学家们正在努力解开中华鲟更多的未解之谜。

谜团尚未解开,中华鲟却遭受了重重打击。长江上葛洲坝和三峡大坝阻断了其繁殖洄流的通道,中华鲟在长江失去了产卵繁殖的场所,大批洄游的中华鲟撞击大坝而亡。现代工业的排泄物对海洋、江河水体的严重污染,如2004年库区为蓄水消毒,许多老鼠药、消毒剂顺水流入江中,对长江的生态造成了阶段性的影响。这些都使得野生中华鲟个体的性腺退化,鱼卵受精率不高,导致孵化率降低。

此外,还有一些人违规捕捞中华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长江航运日益繁忙使船舶误伤增多等,诸多原因,使得中华鲟资源日渐稀少,成为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人们很难看到中华鲟那壮观的沿江上溯的景象。

2004年10月,葛洲坝下宜昌江段中华鲟科学研究与人工繁育用鱼捕捞现场,濒危的信号不断闪现:10月12日至10月底,渔民像梳头一样在江里上下穿梭了近20天,却仍然没有见到中华鲟的踪影。两家用鱼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和葛洲坝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焦急地等在江边,这是以往年份不曾出现的,一群了解中华鲟现状的专家心里都有一种不好的感觉:野生中华鲟越来越濒危了。

在守候了20多天后,第一条中华鲟被捕捞上岸。在随后的日子里,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有10尾指标,最后收获了9尾鱼。长江水产所的14尾指标,最后只完成了10尾,更严重的是整个捕鱼季结束后,只有一条雄鱼。

刘灯红说,中华鲟野生个体的总量逐年减少,2005年后每年只能捕到20尾左右了。现在在长江里,很难再寻找到长江白鲟,再也见不到白鳍豚,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在长江里再也难以捕到中华鲟了。

通过上文介绍,我们可知中华鲟的危险正和白鳍豚一样,人类至今仍然不能完全靠人工繁殖将这个物种保存下来,一旦野生中华鲟种群在自然界消失,人类只能是扼腕长叹,中华鲟就会成为第二个"白鳍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