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

昨日上午9时,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渔民在长江意外捕获一条长3.3米、重约350公斤的野生中华鲟。由于中华鲟受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专家将其带回荆州救治。

据新洲渔民张锦称,昨晨7时,他和妻子从双柳街叶家洲渡口出发,驾船抵达长江牧鹅洲水域布网捕鱼。9时许,夫妇俩开始收网,感觉网异常沉重,两人合力拉网一看,原来是一条“巨鱼”。多年捕鱼的张锦仔细辨认,发现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立即通知当地渔政部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荆州基地工作人员闻讯抵达现场,对中华鲟进行体检,发现其头部、尾部有明显划伤,属于陈旧性伤痕,但通过B超检查诊断中华鲟还受了一定“内伤”,便用担架将其抬上专用车辆,吊装江水,送往荆州进一步检查治疗,待康复后放归长江。

据长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杜浩介绍,中华鲟常年栖息于近海底或大江大河,秋季就会上溯至江河上游产卵场繁殖。然而,据该所通过解剖食卵鱼监测发现,中华鲟卵平均含量1998年为20粒左右,而到2008年以后一直为零。“如果不及时加强保护,野生中华鲟将面临灭绝危险。”杜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