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鱼

目前已进入海鲜消费旺季,昨日,北京某大型水产批发市场一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北京市场上以“大连”、“舟山”为产地名号的带鱼、黄鱼,超过七成以上为“李鬼”,这些鱼多为印度、印尼等地进口。其外表鲜亮、价格较国产带鱼低30%以上,而国产带鱼、黄鱼每年数量极少,且以每年10%的数量减少,因此进口鱼在北京、甚至国内市场大行其道。对此,许多市民表示“知情权受到侵犯”,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政府部门并未对水产国籍问题进行干预。农业、工商等部门表示,将扩大水产品追溯制度,保证市民使用水产品信息知情权。

“保证舟山带鱼,10元一斤。”

这是记者日前在北京红桥水产市场采访时了解到的情况。为进一步了解这些带鱼的国籍,记者拿着这些带鱼的照片找到了北京某大型水产品市场经理葛先生。“这些带鱼肯定不是国产的。”葛先生告诉记者,国产带鱼身宽多在4至7厘米之间,身长在40至60厘米左右,外表银色表皮大多不完整。国产带鱼肉质细嫩,制熟后食用时肉质丝毫没有发“柴”的感觉,且味道鲜美。相比国产带鱼,生长在热带地区的进口带鱼通常身材庞大,身宽多在6至10厘米,身长最长在1米左右,由于进口带鱼被捕捞后立即进行冰鲜保存,因此银色表皮完好。制熟后,进口带鱼肉质发硬,尽管鱼肉较多但鲜味不够浓厚。由于进口带鱼表皮较厚,因此煎制过程中不易粘锅。

“目前北京市场上常见的海鱼,多数都为进口。”葛经理向记者透露,北京市场上销售的所谓“大连”、“舟山”产带鱼、黄鱼,其实大多为冒牌货。

记者随后在北京四家大型超市调查中发现,超市中所售带鱼、黄鱼多标明产地“大连”、“山东”、“浙江”等。除一家超市的带鱼能够通过条形码查到带鱼的产地外,其他3家超市都无法明确告知带鱼等海鲜的具体产地。至于这些海鲜的国籍是不是中国,这些超市表示,这就要问海鲜的加工厂家了,他们只负责从这些厂家直接进货。

据了解,带鱼、黄鱼为北京市民主要消费的水产品,由于国产带鱼、黄鱼肉嫩味美,且价格适中,因此受到北京及国内许多市民欢迎。

然而最近许多北京市民发现,目前肉蛋价格上涨,然而带鱼、黄鱼价格却在下降。原来市场上出售的带鱼不仅身体窄而薄,而且每公斤价格在20元左右,而目前市场上卖的带鱼体宽肉厚,银色表皮完整,且每公斤价格仅为15元左右,许多超市带鱼甚至用每公斤不足10元的“特价带鱼”吸引消费者排队哄抢。

家住安定门的周大爷告诉记者,现在市场卖的带鱼好看,但口味较早年的带鱼差多了。“原来市场上卖的带鱼虽然外表上银皮不完整,且身体薄而窄,但口感却很鲜嫩,”周大爷抱怨说,“现在市场上卖的带鱼外表招人儿,但吃起来就跟蟹棒似的,基本没什么鱼味儿了。”

除了带鱼,许多市民对黄鱼也颇有微词。“现在这黄鱼都快赶上鲤鱼大小了,鱼看着挺好,肚皮也发黄,可回家之后不管怎么做,味道就是不对。”

据了解,目前本市已进入海鲜产品消费旺季,带鱼、黄鱼等主要海鱼日销售量较春季增加三成以上,而市场上所出售的带鱼和黄鱼基本都没有提及进口字样。而此前北京市农业部门所制定的“水产品追溯制度”还处于试运行阶段,未在全市大规模普及,因此许多市民只能从包装上了解产品信息,而无法了解产品真实产地。

目前北京市场上的带鱼、黄鱼以印度、印尼产居多,产地为“大连”、“舟山”的数量极少。据了解,受到辽宁、浙江海域鱼类减产影响,目前我国海鱼产量严重不足,每年都有一半以上缺口。

黄鱼基本绝迹,带鱼等也大量减少,吃东海野生鱼越来越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一位研究员说,从新近进行的东海生物资源调查情况来看,与东海大黄鱼并列“四大渔产”的带鱼、小黄鱼命运不容乐观,有计划、有步骤地缩减海洋捕捞作业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