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鱼

前不久,南方农村报刊登的一则关于收购鲮鱼的消息,引起了广东博罗县石湾镇养殖户陈方的注意。陈方有200亩水面,主养罗非鱼并混养鲮鱼,在报纸上看到“广东甘竹罐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竹公司)与农户签约,按3.5元/斤保底收购协议养鲮鱼。”他感到这个价格不错,并打算今年可以养大规格鲮鱼,“3.5元/斤卖鲮鱼,肯定有得赚”。

甘竹公司的公布的内容显示:“签约农户合格鲮鱼收购保底到厂家为3.5元/斤,保底收购价于2012年5月30日前有效。”同时,甘竹公司还承诺,若市场同规格鲮鱼高于保底价,则按市场价收购,若同规格鲮鱼低于保底价,则按保底价收购。

“最主要的要求就是规格要达标,要求条重在75-225克之间”。记者采访了甘竹公司负责鲮鱼采购的梁先生。他表示,符合规格要求的按照协议保护价收购,超大或超小规格的则由养殖户自行处理;养殖户的鱼将由甘竹公司分布在养殖区的鱼中一并收购,养殖协议需在在养殖户投苗时、甘竹公司现场考察后与养殖户签订,签订协议时会同时考虑养殖量(包括周边地区的养殖量)和运输距离等综合因素(视具体情况而定)。

广东的鲮鱼养殖分为饵料鱼(11-12朝规格)和大鲮鱼两种类型,前者主要作为桂花鱼饵料鱼;后者则进入消费市场做成鱼丸、鱼糕或罐头,多以套养、混养为主,常常作为增加养殖效益的附带品种,与主养鱼一起出塘,根据放养量的多少,每口塘产量数百斤到数千斤不等。

有行业人士透露,多年来,虽然市场上鲮鱼价格不低,但塘头收购价格普遍偏低,近三年来的塘头收购价多在2-2.5元/斤之间(规格在4-5条/斤),在年底出鱼旺季的时候大多只有2元/斤,低至1.7-1.8元/斤的也不是什么怪事。直至去年年底,鲮鱼收购价才有了略微好转迹象,去年年底鲮鱼收购价终于突破3元/斤,目前有地区已达到4.5-5元/斤,创下三年来最高价。

“鲮鱼价格都是鱼中说了算,一般来说,鱼中就是赚定鲮鱼的钱”,顺德伦教某草鱼养殖户告诉记者,这早已成为“行规”,如果不同时收购鲮鱼等杂鱼,主养的草鱼肯定会低0.1-0.2元/斤,因为每个区域的鱼中就那么几个个人,他们已经垄断了市场,别的鱼中都进不来,不服软的话鱼就卖不出去,“出鱼都要排队,鱼中等得起,你的鱼等不起啊。”考虑到鲮鱼产量不多,很多养殖户也就不去计较这方面的得失。据记者了解,基本上所有养殖区都存在这种情况。

梁先生告诉记者,以前甘竹公司按照市价收购鲮鱼,但市价波动大,在超低价出现后的第二年,养鲮鱼的人往往会大大减少,罐头鲮鱼的货源供应有时吃紧,为了能够稳定货源供应,公司才出台了保底价收鱼的措施,而3.5元/斤保底价的出台也是经过多方调查核实的,养殖户和鱼中的合理利润也已计算在内。梁先生还介绍,目前珠三角有六成的大鲮鱼进入甘竹公司制成罐头,每天收购量达30万斤,需求量很大,如果今年养殖协议进展顺利的话,以后还将继续。

“有这个保底价,知道的人都会多养大鲮鱼”,博罗石湾养殖户黎权告诉记者,由于去年桂花鱼亏本,养桂花鱼的今年很多转养其他品种,而这些养饵料鱼的,只要发动一下都会转向养大鲮鱼。“平时收购的时候,每个鱼中要的数量都不多,如果有公司来一次性收完会很省事。”陈方也表示,加上现在鲮鱼价格不错,养殖户也会作出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