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鱼

时下已是9月中旬,各种淡水鱼陆续上市,但每年在卖鱼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引起出塘鱼或存塘鱼死亡的事件屡见不鲜。建议养殖户在卖鱼前后要做好底质改良、防应激及调水工作,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卖鱼成功率。

一、8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8月份监测到的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罗非鱼链球菌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刺激隐核虫病、本尼登虫、鳖腐皮穿孔病和白底板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托拉病和不明病因病等。 

高要市养殖的罗非鱼发生较严重的链球菌病,发病面积达12000亩,死亡率严重的达到30%。局部地区养殖鲮鱼细菌性败血症发病率达到73%,黄鳍鲷指环虫病发病率达到60%,南美白对虾红体病发病率达到71%、死亡率达到52%,不明病因病发病率达到70%、死亡率达到85%。 

二、9-10月病害情况预测 

9-10月份我省气温、水温仍然较高,是水生动物生长的旺季,也是病原菌滋生的高峰期,预测海、淡水养殖水生动物病害发病率仍保持在高水平。 

养殖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链球菌病、车轮虫病、对虾的白斑病、红体病、托拉病和不明病因病等病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高水平,应大力做好防治工作。罗非鱼养殖产区要加强对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监测,防治效果技术指导,防止出现流行和暴发。 

三、建议采取的预防措施 

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 

(一)减少投喂,出现链球菌病情时,减少饵料的投喂,应尽量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因素和改善养殖环境。增加开增氧机的时间,保持池塘溶氧充足。 

(二)有条件的适当降低水温,可有助控制链球菌病的发生。 

(三)对病鱼、死鱼要及时捞出,按规范深埋,鱼池水未经消毒不能排放。 

(四)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来调节水质,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和免疫多糖等免疫增强剂,同时用二氧化氯或氯制剂全池泼洒,这样可以杀死和抑制水体中的部分细菌。 

(五)内服抗生素只有在病害暴发的早期使用才有效,对发病严重的鱼,由于不吃饲料,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对于出口备案基地及无公害基地使用抗生素一定要注意,选用允许、符合出口标准要求的药物,以免造成药物残留。可选用的药物是盐酸多四环素、穿心莲末、诺氟沙星、氟苯尼考粉等,用量按包装说明使用。 

由于不同地区、池塘、品种,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很大差异,介绍的几种药物防治方法仅供参考,各地在选用药物防治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国标渔药,最好请渔医诊断,在其指导下用药。 

时下已是9月中旬,各种淡水鱼陆续上市,但每年在卖鱼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引起出塘鱼或存塘鱼死亡的事件屡见不鲜。建议养殖户在卖鱼前后要做好底质改良、防应激及调水工作,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卖鱼成功率。 

首先是在卖鱼前先检查水质指标是否正常,如果发现有氨氮、亚硝酸盐等超标,要提前进行处理,将水质指标调节到合适的范围。 

第二是卖鱼前2-3天用一些底质改良剂防止反底。一直提倡的可控生态养殖理念中的关键点就是要注重养殖水体的底质改良。俗话说“养鱼先养水”,而“ 养水要先改底”。如果捕捞鱼前没有做好底质改良工作,很容易出现反底现象,导致池鱼浮头缺氧、氨氮中毒等。另外,在卖鱼前一天晚上还要泼洒一些增氧剂和水质解毒剂。 

第三是在卖鱼前的1个小时左右施用一些防应激的药物,这样可以避免在卖鱼过程中池鱼因受到惊吓发生应激反应,并且能增加水中溶氧。 

卖鱼后,还要对水体进行解毒,避免存塘鱼因为卖鱼时产生的有害毒素而中毒,可用水质解毒剂净化水质、降解毒素。在卖鱼后2-3天,待水质稳定后泼洒一些有益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或EM菌等进行水质调节,这样可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采取以上措施进行卖鱼前后的处理,可大大卖鱼提高成功率。8月份杏坛镇东村的两位养殖户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操作后,卖鱼比较成功,存塘鱼在卖鱼后未出现不良反应,并且卖鱼后水质良好,在他们的后续观察工作中得知鱼的长势良好。 

综合以上情况,建议在卖鱼时成功率低的养殖户不妨尝试在卖鱼前后做好改底、防应激和调水工作,从收获这一环节上去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