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浪蛤进岛城大个头蛤蜊将成崂山新名吃

蛤蜊长得比鸡蛋还大,长成后4个就有1公斤重,还能生吃。昨天,记者在流清河湾的水产养殖笼里见到了大西洋浪蛤,今年5月17日,崂山区海洋、渔业局与中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联合引进,在流清河湾投放了200万苗来自美国的大西洋浪蛤,这是大西洋浪蛤在国内首次大规模投放。养殖成功后,“大个头”的蛤蜊将成为崂山的新“名吃”。

两年后市民能尝鲜

昨天,记者在崂山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乘船出海,进入流清河湾养殖水域,亲密接触了刚刚投放了两个月的大西洋浪蛤。渔民打开网笼,捞出一把大西洋浪蛤给记者看,大西洋浪蛤已有两三厘米长,跟市面上的一般蛤蜊个头差不多大了。据了解,刚刚投放时,这些大西洋浪蛤只有0.8厘米长。工作人员说,此次同时试点养殖的城市还有大连和荣成,预计到今年11月底,就要把这批蛤蜊从网笼里“请”出来,在流清河湾300亩水域里底播增殖。两年后,首批大西洋浪蛤将上市,届时市民就可以尝鲜了。

浪蛤不侵害其它物种

大西洋浪蛤千里迢迢来到青岛,能适应环境吗?昨天,崂山区海洋与渔业局的王明曙工程师告诉记者,大西洋浪蛤分布于北美大西洋近海的十至数十米深海湾水域,属深水贝类。此次在青岛的养殖地点选在了流清河湾中心,水深在16米到17米左右,基本还原了原产地的环境。

据介绍,一年前我市已在流清河湾试验养殖了20粒大西洋浪蛤,长势很好,说明青岛的水质问题完全能适应大西洋浪蛤的生长。

“大西洋浪蛤主要吃各种小型浮游生物及有机碎屑,不挑食。”王明曙说,养殖大西洋浪蛤不用投放专门的饵料。他还告诉记者,大西洋浪蛤自身繁殖速度不快,不会对其它物种造成侵害。

1公斤只能称三个蛤蜊

记者了解到,崂山区浅海滩涂面积较大,底播增殖不会影响旅游环境,而且比起胶州湾,崂山水域水温较低,这是引进大西洋浪蛤的有利条件。另外,大西洋浪蛤“速生”、高价值的特点也是岛城引起的重要原因。王明曙说,大西洋浪蛤和目前市面上的菲律宾蛤相比,生长周期都在2.5年左右,但大西洋浪蛤长得快,长成后一般长度在7厘米左右,重量能达到350克。

在美国市场上,大西洋浪蛤最高能卖到每500克6美金,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据介绍,首批浪蛤上市后,一部分将销往美国,另一部分会进入崂山各大酒店的餐桌。

大西洋浪蛤能生吃

王明曙告诉记者,在美国大西洋浪蛤主要有生吃和做成罐头两种吃法,欧美人素有生吃牡蛎、蛤蜊的饮食习惯,大西洋浪蛤上市后能否生吃看卫生条件以及是否适合岛城市民的口味。目前岛城市民吃的主要是胶州湾里的菲律宾蛤,但因卫生条件及饮食习惯等原因,很少有人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