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鱼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过去的十多年间蔬菜、禽肉和水果的价格整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记者在此为你算一算“吃”的账本。根据2004年、2014年的广州统计年鉴,十年间主要食品的平均价格均有升高,其中牛肉、带鱼两种食品在上涨价格、涨幅上分列第一、二位,上涨势头非常迅猛。

具体而言,2003年牛肉均价18.81元/千克,2013年均价增至72.48元/千克,上涨了53.57元/千克,涨幅为285%,在所列食品价格榜单中位居榜首。而2003年带鱼均价13.10元/千克,2013年则增至43.61元,上涨了30.51元/千克,涨幅为232%。喜爱吃牛肉、带鱼的市民们,想必对这十年间的价格涨幅深有体会。

在涨幅方面,除了牛肉、带鱼外,还有5种食品的十年同比均价翻倍,分别是:绿豆(涨幅167%)、花生油(涨幅167%)、猪肉(涨幅118%)、草鱼(涨幅111%)和鳙鱼(110%)。而十年同比均价涨幅最小的是受广州人喜爱的鸡,涨幅为46%。

此外,由于2003年的主要食品均价榜中并未列出具体蔬菜价格,仅列出鲜菜类(37种)的均价为2.65元/千克,而这一均价仍低于2013年主要食品均价榜中的所有蔬菜的均价。可以看出,蔬菜价格同样是普遍上涨。

十年间,牛肉带鱼涨幅显著。小编看到这条新闻要哭晕在厕所了。作为一枚爱做饭的吃货,小编对于菜价自然是熟稔于心,但要问这十年什么食物没有涨,小编却也答不上来,心里稍微好受了些。

此前,数广州栏目曾做了两篇报道,一篇讲到市民餐桌上猪肉家禽平分秋色,一篇讲到市民的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和今天这篇报道结合来看,基本上可以理解市民餐桌上的变化。首先,即使是菜价上涨,食物花费增加,但因收入水平的提高,市民在吃方面的支出比重反而下降了;其次,因为鸡肉在广州人的饮食结构中举足轻重,消耗量大,所以价格弹性不大,而牛肉消费量小,价格弹性较大。

虽说收入在涨,但每每到菜市场,看到“牛气冲天”“蒜你狠”之类的现象,市民还是会有点肉痛。影响菜价的因素很多,菜价涨跌也不乏偶发性因素,比如天气、饮食习惯、节日等,唯一能够确定的缓解肉痛的办法,就是把钱包鼓起来。把辛勤的工作转化为腹中的美食,小编理解的“人生有味”或许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