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

1.大闸蟹苗暂养水质优良

暂养池中的水质要新鲜,无污染,不能过瘦,应适当施肥以培养浮游生物供大闸蟹苗食用,保证充足的溶氧,pH值在7~7.5为宜。据试验,水质肥度很重要,清水的暂养效果最差,成活率只有38.4%,肥水可达57.8%。

2.大闸蟹苗暂养水深适宜

据试验,在10cm~16cm水层里,个体生长速度与水层深度成正比,大闸蟹苗成活率与水层深度成反比。即水层越浅,成活率越高;水层越深,个体发育越好。因此,在满足其他培育条件的前提下,前期苗小,水要浅;后期苗渐大,水逐渐加深。前期抓成活率,后期抓个体素质。

3.大闸蟹苗暂养水温适宜

幼大闸蟹的生长速度与水温关系密切。一般20℃~25℃最佳,每4天~5天左右可以蜕壳一次,半个月内背甲长度可由2.9mm增至9mm,宽可由2.6mm增至9.5mm。日温差最好在5℃之内,可以用调节水的深浅、遮棚等措施控温。

4.大闸蟹苗暂养水草适量

土池培育用消毒过的植物枝根、秸杆扎成束悬于池中,或同水泥池、网箱暂养一样,放养水花生、水葫芦、水草飘浮池中,每平方米1.5kg~2kg,让大闸蟹苗前期附着,栖息觅食,幼大闸蟹期栖息水底遮阴。水草光合作用还能提高水体溶氧量。

5.大闸蟹苗暂养密度适中

根据试验确认,大闸蟹苗投放密度每平方米水中不超过0.1kg为宜,约12000只,此为开始放苗密度,以后要疏散。

6.大闸蟹苗暂养饵料适口

幼大闸蟹摄食能力较差,消化力差,故要求饵料营养丰富,适口性强,易于消化,既细碎又要有一定水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