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酷暑的即将到来,最令人心痒的水果,莫过于西瓜了。
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太平村8组321国道边,51岁的留守妇女刘能玉捧出刚从地头采来的一个西瓜,用刀轻划三五下。清脆的声响中,瓜分8块,香气扑鼻。不大会儿,一个西瓜被吃得精光。客人唇齿尚在回味,刘能玉就一脸喜悦娓娓道起她这几年靠种西瓜增收的“致富经”来。
科技种出优质瓜
来到纳溪区上马镇太平村8组刘能玉的家,只见房前屋后,山坡上、田块里和柚子树下,都是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的西瓜,一个个西瓜密匝匝地睡地地头。喜得刘能玉连连说:“靠科技种西瓜就是不一样,不仅品质超群,产量也高得多。”
今年51岁的刘能玉是村里的柚子种植“女状元”,长年种植柚子都在10亩以上,年入近10万元。2010年,为了摆脱一年只靠柚子增收的独路,她就开始利用自己的柚子空地种植西瓜,同时捡拾别人外出务工的土地规模种植西瓜。今年,刘能玉的西瓜种植面积就达到了12亩。
“种植西瓜必须要靠科技。”刘能玉告诉笔者,种植西瓜重要的是品种的更新和种植新技术的应用。每年,在西瓜品种的选择上,刘能玉总要先人一步。这几年他先后种过黑米西瓜,口口脆、早春红玉、冰糖麒麟等,“只有改换优良品种,人无我有,人有我先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除了不断更换品种,标准化种植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刘能玉已琢磨出了一套科学的技术,她这几年都是利用地膜覆盖技术,每年都是起沟开垄,确保了西瓜地能排能灌。同时每隔两年就轮换种其它作物,以改良土壤减少病菌侵害。“新技术、新品种、减少重地,既充分利用了土地,也提高了经济效益。越是优质品种,越需要标准化生产。”
如今,经过几年的经验总结和在品种上先人一步,刘能玉又变身为太平村赫赫有名的 “西瓜大王”。
背靠国道不愁销
“老板,来称2个西瓜……”自6月西瓜开始陆续上市上以来,途经纳溪区上马镇太平“产业新村”聚居点那宽阔的321国道两边,很多过往车辆都停靠下来,顺带买上3个2个西瓜回家,乐得刘能玉笑逐颜开,“自打种西瓜以来,我的西瓜就从没有挑到市场上卖过,足不出村每年却比周边村民的西瓜要卖得快、卖得远,多亏了穿村而过的这条321国道,要不然,我可能还不会加入到西瓜种植中来呢。”
笔者看到,在太平村长达1公里多的“产业新村”聚居点公路两边,均安装了水泥桩隔离带,刘能玉的西瓜摊摆放在隔离带内,过往车辆就停在隔离带外的公路边,摊位上一个个色泽光鲜、品质上乘的西瓜,无不吸引往车辆司机和行人的眼球。“太平村这条自发形成的这条‘水果一条街’已有近30年,以前是以路边为‘街’,不仅为村民省去了肩挑背驮之苦,因村民恪守诚信经营,才让这条‘水果街’屹立30年不倒,响誉四方。”刘能玉说起这条“水果街”就盛赞有加。
去年初,为了彻底消除公路两边摊点的安全问题,上马镇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在太平村建设“产业新村”聚居点,并结合聚居点建设重新规划了“水果一条街”,并用水泥桩进行隔离。
由于刘能玉的西瓜选择在公路边的聚居点家门口销售,虽然西瓜才开始陆续成熟且未进入炎夏,但因过往车辆流量大,每天她都能卖出200多斤西瓜。
据刘能玉介绍,由于销路好,加之价格高,今年她的12亩地膜西瓜除去生产成本,可实现纯收益近10万元,平均每亩达8000多元。更令她欣喜的是,由于种西瓜来钱快,今年在她的带动指导下,仅她所在的太平8组,就有16户村入加入进来,种植面积达到130多亩。
香瓜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