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

对于非洲鸵鸟来说,它为一个种,四个亚种:

1.北非鸵鸟

该亚种头顶无毛,周围环绕着一圈硬质的棕色毛,并一直向后颈延伸。雌、雄鸟在性成熟前皮肤为奶黄色,性成熟后雌鸟仍为奶黄角,雄鸟全身皮肤变为红色或粉红色。在繁殖季节里,雄鸟的头、颈、腿变为红色。在雄鸟的裸颈与后段颈之间有一白色羽毛环,全身及翅膀上覆盖着黑色羽毛,翅羽和尾羽为纯白色。雌鸟全身羽毛为棕灰色,翅羽和尾羽为白色。

2.索马里鸵鸟

与北非鸵鸟一样,头顶无毛,但其裸露的颈和大腿处皮肤为蓝灰色而不是红色。雄鸟颈部有一较宽的白羽环,身体羽毛点明显黑白两色;而雌鸟则为灰色。

3.东非鸵鸟

该亚种鸵鸟头顶一般均有毛(至少只是部分秃顶),颈和大腿皮肤全为红灰色(故称红颈鸵鸟),在繁殖季节变红。身体上的羽毛类似于其他亚种,但颈部有狭小的白环。

4.南非鸵鸟

该亚种鸵鸟头顶无毛,颈为蓝灰色(故称蓝颈鸵鸟),在繁殖季节变红,雄鸟的趾骨鳞片也变红。尾部羽毛呈棕色,其他部位羽毛类似于其他亚种,但颈部没有白色环。

从地理分布上看,非洲鸵鸟不同亚种在其非洲原产地里有明显的特点,红颈鸵鸟只限于东非,而蓝颈鸵鸟则从阿拉伯半岛到非洲南部顶点全半日状包围着红颈鸵鸟分布。

南非是进行非洲鸵鸟人工饲养最早的国家。南非人工饲养的非洲鸵鸟常称“非洲黑”或“以色列黑”,它们是一个杂交种。在南非,最早进行人工饲养的鸵鸟是蓝颈鸵鸟,饲养者饲养鸵鸟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其美丽的羽毛。北非鸵鸟有优质的羽毛。因此,南非饲养者在早期就将北非鸵鸟的血液引入了其饲养的蓝颈鸵鸟,并进行了人工选育,大大改变了其羽毛质量,促进了北非鸵鸟的发展。经过改良后的非常鸵鸟与野生种相比,体格较小,性情温顺,羽毛优质,产蛋性能高。

目前世界范围内饲养的鸵鸟主要是“非洲黑”和“蓝颈鸵鸟”。蓝颈鸵鸟与非常黑鸵鸟相比,后者产蛋性能好,羽毛质量更优,但前者体型大,产肉、产皮量大,生长快。“非洲黑”需12月龄~14月龄达屠宰体重(100kg),而“蓝颈鸵鸟”仅需9月龄~10月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