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商品鲟鱼(sturgeon)养殖业的蓬勃发展,鲟鱼养殖种类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工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饲料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一般认为可占养殖总成本的45%以上,饲料生产工艺、饲料品质不仅很大限度地关系着养殖的成败,也关系着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鲟鱼属于偏肉食性鱼类,由于具有独特的生长、生理和摄食习性,因此,鲟鱼饲料不仅要求营养全面、均衡、蛋白含量高,符合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要求新鲜度高,有较强的诱食气味,在水中稳定性好,30min内松软且2h以上不溃散,对水质无污染。
随着我国饲料工业研发能力的增强,饲料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膨化饲料由于消化利用率高、养殖生产效益高,粒度适宜,颗粒密实,均匀一致,粉化率低,对环境污染少,在鲟鱼养殖中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青睐,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颗粒饲料。本试验研究了膨化饲料在鲟鱼网箱养殖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今后鲟鱼养殖的饲料选择上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及环境
试验鱼为湖北天峡鲟业公司自繁自育的2龄达氏鳇 (♀)×史氏鲟(♂)杂交子一代,平均个体规格1.31kg。驯养在湖北宜都清江库区高坝洲水利枢纽上游,天峡鲟业网箱养殖基地。库区面积1,347hm2,年平均气温16.5℃,表层水温10~30℃,水面下3.5m处水温11~26℃。
网箱架设水域,三面环山,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网箱周围风浪较小,水流缓慢,生态环境良好,水质清新,无工业废水及生活垃圾污染,水位稳定、落差不大,溶氧充足6.0mg/L以上,pH为7.0~8.5,氨态氮浓度≤0.3mg/L,亚硝态氮≤0.1mg/L。用于试验的鱼种来自同一组亲本繁育而得,以消除因亲本个体差异对试验的影响。
1.2 试验饲料
试验饲料采购于广东某饲料厂家生产的膨化饲料,粒径5mm,呈药片状,颗粒密实,均匀一致,其营养指标见表1,对照饲料由公司采购优质鱼粉、鱼油、豆粕、面粉、复合维生素等原材料,自行设计配方,通过机械加工挤压成型的圆柱形颗粒饲料,粒径5mm,其配方组成见表2。
1.3 试验设计
试验分为2组,投喂相应的试验饲料,A组为膨化饲料、B组为自制颗粒饲料,每个试验组设4个重复,共8组。试验时随机选取杂交鲟1,600尾,每组200尾随机投放在5m(长)×4m(宽)×6m(深)的网箱中(表3),平均放养密度为2.2kg/m3。8口网箱基础条件相同,生产管理操作同步进行。
设计试验周期两个月(3月20日~5月20日),正式试验前一周将同一批次过量的成鱼移入各个试验网箱,待杂交鲟适应养殖环境后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每个月抽样检查1次鱼的生长情况。
1.4 饲养管理
杂交鲟进入网箱适应环境后,第3d开始投喂相应的试验饲料,根据情况每6h投喂1次,投喂4次/d(8:00、14:00、18:00、22:00),饲料投喂初期日投喂量按鱼体重的1%,后期投喂量逐步增加到体重的2%~3%。
具体投喂量应根据水温、溶氧量、天气以及鱼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日投喂量以八成饱为原则,饲料投喂前称重分配到每口相应的试验箱位,没有投喂完的饲料返回也要称重并做详细记录。
每次摄食时间控制在0.5h以内,喂完后查看鱼的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试验过程中每天上午、下午各测定水温、溶氧1次,经常检查网箱有无破损情况,发现死鱼及时捞出称重,并做好详细的养殖记录,并检查死亡原因。
2 数据测定及公式
试验期间记录各项投入成本以计算膨化饲料、颗粒饲料养殖鲟鱼的投资回报率,试验结束后,停食24h,测定每口试验网箱养殖鲟鱼的总体重,计算成活率、增重率、饲料系数等参数,各项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饲料系数:FCR=F/(Wt-Wo)
增重率:WGR=(Wt-Wo)/Wo×100%
存活率:SR=Nt/No×100%
式中:F为总投饵量(kg);Wo为试验开始前鱼总体重(kg);Wt为试验结束后鱼的总体重(kg);Nt为试验末成活鱼的总数量(尾);No为试验初鱼的总数量(尾)。
3 结果与分析
3.1 增重率
经过60d的饲养管理,杂交鲟的生长情况见表4。不同制作工艺的饲料对鲟鱼生长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投喂膨化饲料试验组增重率达204%,颗粒饲料组为169%。试验结果显示,膨化饲料试验组4口网箱之间杂交鲟的生长速度、增重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对照颗粒饲料试验组4口网箱之间差异显著(P<0.05)。
3.2 成活率与饵料系数
在两个月的试验过程中,膨化饲料试验组死亡杂交鲟10尾,其中6尾因抢食擦伤导致鱼体死亡,4尾因瘦弱死亡,平均成活率为98.7%。颗粒饲料组死亡杂交鲟18尾,其中6尾因肠炎疾病引起死亡,8尾因嘴部身体擦伤充血死亡,4尾因瘦弱死亡,平均成活率为97.7%。两试验组杂交鲟的摄食强度均较大,膨化饲料组更为明显,饲料投喂后立即聚群,20min内全部摄食完毕。
颗粒饲料组摄食效果较差,在同等的投喂量下,每次拉网查看,饲料台上均有少量剩余或散落的饲料粉末。在饲料系数方面;膨化饲料试验组平均饲料系数为1.12,颗粒饲料试验组平均饲料系数为1.51,投喂膨化饲料试验组4口网箱之间杂交鲟的饲料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对照颗粒饲料试验组4口网箱之间差异显著(P<0.05)。
3.3 经济效益
从表5可以看出,在相同养殖模式、养殖环境条件下,使用膨化饲料投喂杂交鲟的试验组,无论是养殖产量、投资回报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本次试验周期中,膨化饲料试验组总计投入饲料2,312kg,产鱼2,064kg,获利38,153元,每产1kg鱼饲料成本为9.5元。而对照颗粒饲料试验组投入饲料2,584kg,产鱼1,720kg,获利25,601元,每产1kg鱼饲料成本13.1元。试验结果表明,投喂膨化饲料组的养殖效益是对照组的1.49倍,说明鲟鱼人工养殖投喂膨化饲料养殖效益更为明显。
4 讨论
4.1 膨化饲料对鲟鱼生长的影响
膨化饲料由于消化利用率高、对环境污染少,在水产养殖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般认为膨化饲料比颗粒饲料养殖效果要好,膨化饲料在加工过程中受适度的热处理、高压和各种机械作用,能够提高饲料中的淀粉糊化度,破坏和软化纤维结构的细胞壁部分,释放出部分被包围、结合的可消化物质,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虹鳟摄食膨化饲料比颗粒饲料增重效果明显,个体均匀,饲料系数低且经济效益好。在实际生产中,用膨化饲料饲养鲤、鲫、罗非鱼等鱼类比一般饲料投喂效果好。本试验结果表明,投喂膨化饲料试验组较颗粒饲料试验组个体均匀,饵料系数低,成活率高(P<0.05)。主要原因是膨化饲料较颗粒饲料诱食效果好,颗粒密实,有利于鲟鱼摄食,减少饲料浪费。
4.2 膨化饲料养殖对鲟鱼成活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显示,投喂膨化饲料组养殖鲟鱼的成活率为98.7%,与对照试验组97.7%差异显著(P<0.05)。因为膨化饲料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挤压膨化技术,经过高温、高湿、高压和膨化作用,能将饲料原料(尤其是动物性原料)中含有的有害微生物进行杀灭,有助于改善鱼的体质,增强鱼体的抗病力,更能消除原料中微生物分泌的脂肪酸对饲料的氧化酸败作用,提高了饲料的储存稳定性。与其他生产工艺加工的饲料相比,膨化饲料营养更为全面,对水质污染轻,有利于保护水质资源生态环境,减少鱼病发生。
4.3 膨化饲料对养殖水环境的影响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饲料残饵和鱼类排泄粪便是水质污染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投喂颗粒配合饲料时产生1%~5%的残饵,投喂冰鲜鱼时产生30%的残饵,投喂湿饲料时产生5%~10%的残饵。从现有发表的资料来看,25%~30%的食物是以粪便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其中蛋白质约占17%,脂肪占3%、碳水化合物为62%、灰分17%。Thomson认为,每养1kg鱼将会产生0.7kg残饵和粪便。
膨化饲料是靠物料内部的淀粉糊化和蛋白质组织化而使终产品有一定的粘结力,其稳定性一般在10h以上,最长可达24h以上,便于养殖鲟鱼很好地摄食、消化吸收,防止饲料还没有被摄食就已经溃散,造成营养物质大量的溶失和饲料浪费,污染养殖水域环境。
5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投喂膨化饲料试验组的饲料成本低,饵料系数低,成活率高,生长率高,经济效益好,便于投喂管理,减少了环境污染和鱼病的发生,这与黄沛 (2010)、刘汉元等 (2009)研究结果一致。因此,鲟鱼人工养殖投喂膨化饲料是最经济、最环保的养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