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的病害防治技术


  在日常管理中,要十分注意营养均衡、水质清新、注重消毒;一旦发现病情,要积极治疗,做好隔离,防止病原传播。

  一、亲鱼常见病及防治

  1.弧菌病

  病原为溶藻弧菌。鱼患病时,行动迟缓,经常游出水面,摄食量降低或不摄食;尾鳍、腹鳍、背鳍的末端充血、发炎,鳍间组织逐渐散开,严重时鳍条溃烂;眼睛外凸,病鱼体表有部位不定的溃烂病灶,严重时烂成一深洞,骨骼外露,血液、内脏器官可分离到弧菌,死亡率较高。

  防治方法:①使用疫苗免疫鱼体。②药物浸泡,通常用100ppm呋喃唑酮溶液浸泡30分钟。③对于伤口,可用磺胺―6―甲氧嘧啶涂抹。④每100千克鱼每天用磺胺―6―甲氧嘧啶5―10克可拌饲投喂,连喂4―6天(第1天用药量加倍)。⑤受伤者,可注射抗生素,庆大霉素20万iu/公斤。

  2.微孢子虫

  多寄生在亲鱼的脂肪组织、生殖腺中,形成孢囊,外表黑色,呈块状,直径可达2厘米,孢囊内充满孢子,可导致亲鱼不育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①不用有寄生微孢子虫的活鱼作为饲料。②发病鱼池的工具,必须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消毒。③及时捞除病鱼。④每千克饲料拌用磺胺―6―甲氧嘧啶或磺胺二甲氧嘧啶0.8―1克投喂,连喂4天,停药3天后,再连续投喂4天。⑤每千克鱼每天用烟曲霉素12.5―50毫克,拌饲投喂连喂3―10天。

  3.本尼登虫病

  主要为新本尼登类虫,该虫寄生在石斑鱼的皮肤上,尤其是背部的前半段,多时一条鱼体上可寄生数百只。该虫能在鱼体上爬动,寄生虫多时,鱼在水中焦躁不安,与网或池壁摩擦,体表受伤,感染细菌发炎,分泌大量粘液,严重时贫血,消瘦,体表溃烂,最后死亡。

  防治方法:①在淡水中浸浴3―5分钟,虫体即可脱落死亡。虫卵须淡水浸40分钟才能杀死,所以浸浴过的淡水不能倒入养鱼水体中。浸浴时在淡水中加入呋喃类或抗菌素等药物,以防鱼体在浸浴时受伤而被细菌感染。②用0.05%福尔马林海水溶液药浴4分钟,或用0.025%福尔马林海水溶液药浴10分钟。

  二、鱼苗培育常见病及防治

  1.浮上水面毙死病

  此病多在孵化后10天内发生,特征是仔鱼浮在水面而死亡。据日本有关资料介绍,原因主要是育苗的光线发生剧变和充气量过大引起的。

  防治方法:保护环境光线相对稳定,微充气。

  2.神经坏死病毒病

  病原为虹彩病毒类,主要感染神经系统,鱼在水面打转,膘涨气,闭口不摄食,可导致大量死亡。主要为亲鱼的垂直传播。

  防治方法:无特效药,加强病毒监测,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饲料营养并保持均衡,做好各阶段的饲料转换。

  3.弧菌病症状与防治

  和亲鱼相同。

  4.刺激隐核虫病

  病原为刺激隐核虫寄生在鱼的头部、皮肤、鳍、鳃、口腔及眼睛等处,形成白色小点状的囊泡;大量寄生时,使鱼体全身布满小白点,故又称白点病;与此同时,引起鱼体充血,刺激寄生部分分泌出大量粘液;鱼病呼吸困难,并将身体与池内的固体物摩擦,表皮往往糜烂、脱落,鳍的软组织崩解,最后游动缓慢乏力,不吃食而死。当小瓜虫寄生于眼睛上时,可引起眼睛发炎、变瞎。

  防治方法:①合理放养,加强饲料管理,掌握好水质,增强鱼体抗病力。②发现死鱼要及时捞除。因病鱼死亡后3―4小时,寄生于鱼体上的小瓜虫会全部脱离鱼体进入水中,并进行大量繁殖,会引起更大规模的感染。③用1ppm的硫酸铜和100ppm的福尔马林溶液连续处理三天。

  5.鳞盘虫病

  病原为石斑鱼拟合片盘虫病。虫寄生于鳃上,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病鱼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用100―200ppm福尔马林和100―200ppm呋喃类溶液浸泡30―60分钟,隔2天再用一次,以杀灭虫卵孵化出的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