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是爬行动物,生存在池塘底部。水体溶氧一般是上层水高,下层水低,蟹池种植水草后,水体溶氧上高下低的特征更加明显,蟹池池底夜间溶氧一般都在1ppm以下。河蟹正常溶氧需求量在5ppm以上,池底溶氧难以满足河蟹的生存需要,水位过深后,从空气中溶解到池底的氧气更加稀少,缺氧程度更严重,对河蟹的生长极为不利。
蟹池水位管理原则是“能浅则浅,气温适宜时尽量浅”。蟹种放养后,水位0.2~0.3米,高温季节前0.5~0.7米,高温季节0.8米。夏季不遇到特殊恶劣天气,不要盲目加高水位。
梅雨季节因水位深,出现河蟹死亡,或生长速度变慢的现象时常发生。梅雨季节光照弱,水体溶氧来源少,另外,温度适宜,这一阶段保持低水位更有利于河蟹的生长。
大闸蟹蟹苗一年能长多大?
大闸蟹的生长过程分为 溞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和成蟹几个阶段。
溞状幼体:雌蟹抱卵后,进入胚胎发育期。大约在 4 月份,胚胎发育完全以后破膜而出脱离母体即为溞状幼体。溞状幼体模样类似水蚤,因此得名。溞状幼体的生长过程又可分为五期,相应伴随着五次蜕皮,每蜕皮一次,幼体就会长大一点。溞状幼体阶段,幼体的大小随时期不断变大,大致在 1.5-4.5 毫米之间。如果按每一期 4 天左右计算,整个溞状幼体发育过程大约持续 20 天左右。
大眼幼体:大致在 4 月末,第五期溞状幼体蜕皮后就会变成大眼幼体,其大小约 4-5 毫米,呈半透明状,形状类似蜘蛛,还有一条小尾巴,在水中如小蝌蚪一般。这时的大眼幼体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游动和攀爬能力,在自然条件下,既可以在潮汐的推动下随波逐流,又可以逆流游动从半咸水域向淡水域迁移。大眼幼体是从只能在咸水中生活的溞状幼体向适宜于在淡水中生活的幼蟹过渡的重要阶段,故其生活习性也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一般群集于江河湖泊的浅水区域。
幼蟹:大约在 5 月份,大眼幼体经过最后一次蜕皮即变成第一期幼蟹。这时原来似透明的大眼幼体变成了椭圆形,小尾巴消失了,一对黑色的眼睛嵌在半透明的蟹体上格外显眼,四对小爪细细长长的,甚是可爱。整个幼蟹阶段会一直持续到次年的 9-10 月,随着幼蟹的渐渐长大,其的名称也随之变化,如豆蟹、扣蟹等,直至大闸蟹的成熟。在这个过程中,蟹还要经历数次蜕壳。蟹是甲壳动物,每次长大都要将原来的壳蜕去,再长出新壳。刚蜕壳的“软壳蟹”甲壳很软,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同类和其他敌害的攻击,所以一般隐藏在浅水区的草丛中,直至新壳长硬才去觅食。幼蟹经过两次壳蜕以后就有明显的穴居倾向。大闸蟹的洞穴一般不深,洞口与其身体相当,洞内稍大。洞穴主要是靠一对螯及步足来完成,一般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就可挖好一个洞穴了。当不具备穴居条件时,蟹有时会隐藏于石砾和水草之中,或潜伏于湖底的泥土之中,过着隐居的生活,故有“横行居士”之称。
到了 9-10 月份,便是大闸蟹成熟的季节了,这时的大闸蟹已经是个大体壮,膏脂丰腴。在自然条件下,已经开始忙着去繁衍下一代了。
如何加强饲养管理?
1.合理的投饵量和投喂时间。不同的生长阶段,投饵量不同,每天的投饵量要根据当天水温和上一天的摄食情况酌情增减;要将饲料定点投放在接近水位线的土坡上或池边浅水处,投饵的时间可选在每天的傍晚时分。?
2.做好对水质的控制和调节。①经常利用生石灰对水质进行调节,保持水质清新。②蟹池的水位,春季保持在0.6~1米,夏季可加深到1~1.5米。③换水时内外水位差不能过高,最好能保持常年微流水。 3.做好巡塘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