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

(三)牡蛎幼体离壶菌病

[病原] 动腐离壶菌。

[症状] 菌丝在牡蛎幼虫内弯曲生长,有少数分支。被感染的牡蛎幼虫,不久就停止生长和活动,很快死亡,少数幸存者可获得免疫力。

[流行情况] 根据报道,离壶菌可使美洲巨砺的各期幼虫和硬壳蛤的幼虫引起大批死亡。

[诊断方法] 诊断时可将牡蛎幼虫做水浸片镜检,发现组织内有菌丝存在,也可将患病的幼虫放人溶有中性红的海水中,则真菌菌丝着色比幼虫组织深,更容易鉴别。

(四)牡蛎壳病

[病原] 绞纽伤壳菌,属于藻菌纲的一种真菌。

[症状] 初期症状是由于真菌苗丝在壳上穿孔,特别是在闭壳肌处最为严重,使壳的内壁表面有云雾状白色区域。以后白色区域形成1个或几个疣状突起,高出壳面2~4毫米,变为黑色、微棕色或淡绿色,严重者该区域有大片的壳基质沉淀。

[流行情况] 壳病发生的地区很广泛,已报道的有荷兰、法国、英国、加拿大和印度等。主要侵害欧洲牡蛎,也侵害欧洲巨砺和另外一种巨砺。以秋季水温22℃以上时发病率最高。

[诊断方法] 根据壳的病理变化可以初诊。确诊时应取病灶处的碎片,放入消毒海水中,在温度15℃以下时培养3~4周后长出菌丝。

(五)牡蛎派金虫病

[病原] 海水派金虫。其生活史中最容易看到的是孢子。孢子近于球形,直径3~10微米,多数孢子为5~7微米。细胞质内有1个大液泡,偏位于孢子的一边。液泡内有较大的、形状不规则的折光性内含体,叫做液泡体(vacuoplast)。液泡体周围有1层泡沫状的细胞质。胞核位于细胞质较厚的部分,即偏于孢子的一边,呈卵圆形,核膜不清楚,周围有1圈无染色带。液泡体充分形成以后,有的近于球形,有的呈叶状或分叉,有的分成几个,有的伸到细胞质中。

[症状] 病牡蛎全身所有软体部的组织都可被寄生并受到破坏,但主要伤害结缔组织、闭壳肌、消化系统上皮组织和血管。在感染早期,虫体寄生处的组织发生炎症,随之纤维变性,最后发生广泛的组织溶解,形成组织脓肿或水肿。慢性感染的牡砺,身体逐渐消瘦,生长停止,生殖腺的发育也受到阻碍。感染严重的牡蛎壳口张开而死,特别是在环境条件不利时死亡更快。

[流行情况] 派金虫病是牡蛎最严重的疾病之一,1950年发现于美国的美洲巨砺、叶牡蛎和等纹牡蛎,以后又发现于古巴、委内瑞拉、墨西哥、巴西等国家和我国台湾省。

第一年的牡蛎一般不患此病,主要受侵害的是较大的牡砺。死亡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在各地区又有差别,感染率最高可达种群的90%一 99%。牡蛎的死亡发生在夏季和初秋(8~9月份),以后随着天气变冷、水温下降,死亡也减少,但冬季一般不会发生死亡。发生流行病前的环境条件是较高的水温(30℃)和较高的盐度(30‰)。盐度在15‰以下,或水温低于20℃或高于33℃时,即使有派金虫寄生,牡蛎也不会死亡。

因派金虫的传播是靠放出的游动孢子,随着水流直接传播给邻近的牡蛎,所以传播的范围一般是在病牡蛎周围15米以内。疾病的严重程度与高密度养殖有密切关系。

[诊断方法] 将检查到疑为有派金虫的活体组织放人含葡萄糖的疏基醋酸盐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25~30℃时培养1大以上,营养体或动孢子囊前期扩大并形成壁,用鲁哥失碘液溶成蓝黑色,做组织切片染色后鉴定。